陶侃惜谷(陶侃惜谷想到了哪句诗或名言)难以置信

  • 2023-11-09
  • John Dowson

陶侃,字士行,东晋时期名将。陶侃在259年生于东吴治下的鄱阳郡枭阳县(今江西都昌),陶父早逝,陶侃从小由母亲湛氏抚养,后陶家徙居庐江郡寻阳县(今

陶侃惜谷(陶侃惜谷想到了哪句诗或名言)难以置信

 

陶侃,字士行,东晋时期名将陶侃在259年生于东吴治下的鄱阳郡枭阳县(今江西都昌),陶父早逝,陶侃从小由母亲湛氏抚养,后陶家徙居庐江郡寻阳县(今江西九江西),因家境贫寒,陶母只能不停的织布赚取生活费用,但陶母没有忘记对陶侃学识和品德的教学,故陶侃从小德学兼优,并影响了其一生。

陶侃曾经做过县吏,后鄱阳县孝廉范逵拜访陶侃,陶母截发迎宾的行为让范逵大受感动,于是范逵向庐江太守张夔举荐了陶侃,陶侃于是被任命为督邮,领枞阳县令,在任上,陶侃的贤明和礼仪传遍了四方西晋元康六年(296年),陶侃被张夔举孝廉,但因其卑微的身份,在朝廷大部分人都看不起他,其官职始终只在在县令上下不动摇,同年,八王之乱爆发。

西晋太安二年(303年),因主政荆州的镇南大将军司马歆施政严苛,义阳蛮张昌起兵起义并杀死司马歆,朝廷命刘弘代领荆州刺史,率军进攻张昌,刘弘起用陶侃为先锋讨伐,在大军不利的情况下,陶侃率军屡破张昌,并收降其众,陶侃因军功被封为东乡侯。

永兴二年(305年)扬州刺史陈敏趁中原大乱,遂割据吴越,并意图进攻武昌割据江南,刘弘命陶侃江夏太守,鹰扬将军,率军抵挡住了扬州军,期间有人诋毁陶侃,但刘弘给予了陶侃最大的信任光熙元年(306年),刘弘及陶母谌氏去世,陶侃遂离职为母守孝。

守孝期满后,陶侃成为东海王司马越参军司马越任命的江州刺史华轶举荐陶侃扬武将军,驻军夏口,同时命其侄陶臻为江州参军,时值汉赵军在中原侵虐,西晋朝廷与江南的联络不通畅时任安东将军,都督扬州江南诸军事琅琊王司马睿正在江南欲统合江南力量,但华轶以听从朝廷命令为由不服司马睿,陶臻劝陶侃离开华轶投靠司马睿,陶侃最终投靠司马睿并成为其参军并加奋武将军。

永嘉五年(311年),永嘉之乱发生,洛阳被汉国军攻陷,晋怀帝被俘虏在洛阳,司马睿欲让华轶接受自己的任命但被拒绝,两方发生冲突,华轶被司马睿击败,陶侃升任龙骧将军领武昌太守时司马睿占据江州,但荆、湘州大部分地区被杜弢流民起义军占据,司马睿命左将军、假节、都督征讨诸军事王敦节制陶侃和振威将军周访、广武将军赵诱讨伐杜弢。

建兴元年(313年),陶侃救援并解围了被杜弢包围的新任荆州刺史周顗,王敦上表拜其为荆州刺史同年,荆州贼寇首领王冲自称荆州刺史,与占据竟陵的胡亢时有冲突,胡亢部将杜曾欺骗胡亢派大军进攻王冲,后杀死胡亢占据竟陵。

陶侃参军王贡假称陶侃命令,命胡曾攻灭了王冲,后因害怕陶侃治罪,便联合陶侃攻打陶侃并大败陶侃,陶侃因此被免官,王敦令其以布衣身份领军,后来陶侃官职还是被恢复王贡投靠杜弢与陶侃交战被击败,陶侃说降了王贡,后攻破占据长沙的起义军,杜弢起义最终被平定。

陶侃欲趁势攻击杜曾,但被杜曾再次击败陶侃拜访王敦欲回镇荆州,王敦妒忌陶侃的功劳,以其弟为荆州刺史,调陶侃做广州刺史,平越中郎将,有人劝王敦杀掉陶侃,但王敦顾忌驻军豫章的陶侃姻亲周访,没有听从陶侃率军进入广州任职,时杜弢起义仍有余部占据交州部分地区,陶侃设计剿灭了他们,陶侃因功封为柴桑侯,在太兴元年(318年),陶侃进号平南将军,加都督交州军事。

虽被外放广州,陶侃每天保持着早晚搬砖的习惯,用以警醒自己不要颓废永昌元年(322年),王敦之乱爆发,陶侃以本职被朝廷任命江州刺史,后转任都督、湘州刺史王敦占据建康把持朝政后,恢复了陶侃本职,并加散骑常侍。

陶侃击败了杀害交州刺史王谅的梁硕,朝廷诏命陶侃领交州刺史太宁三年(325年),晋明弟司马绍任命陶侃为都督荆、湘、雍、梁四州军事、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领护南蛮校尉陶侃为政,十分重视生产和人民生活,他曾鞭打乱拔稻穗的农民,也曾命人收集造船用的剩木屑用以铺路。

荆州在陶侃的治理下,社会安定,生产较战乱有所恢复并发展,民间安乐,路不拾遗咸和三年(328年),苏峻之乱爆发,建康被叛军占领,陶侃儿子陶瞻被杀害,平南将军、江州刺史温峤力邀陶侃统帅诸军讨逆五月,陶侃、温峤和给事中、中书令庾亮会同司空郗鉴会师石头城,各军陶侃听从监军李根和长史殷羡的建议,修建营垒吸引叛军主力,避实击虚,各军通力合作,最终击败了苏峻叛军,最终平定了苏峻叛乱,东晋政局转危为安。

咸和四年(329年),因苏峻之乱平定,陶侃回师荆州,因功被升任侍中、太尉,加授都督交州、广州、宁州等七州军事,封爵长沙郡公咸和五年(330年),丞相王导欲封后将军郭默代替被其杀害的刘胤为江州刺史,陶侃写信劝王导收回任命,在得到朝廷默许其进军剿灭郭默的回复后,陶侃拒绝与郭默和解,进军江州,郭默与之交战不利固守城池,后庾亮率军与陶侃会师,最终郭默部将绑缚郭默父子投降。

朝廷下诏陶侃领江州刺史,都督江州军事,部下增设左右长史、司马、从事中郎四人,掾属十二人陶侃领兵回到巴陵,再移镇武昌咸和七年(332年),陶侃派部将毋丘奥经营巴东,又派其子陶斌和南中郎将桓宣西伐樊城,派侄儿陶臻、竟陵太守李阳等共同攻下新野,收复了襄阳。

襄阳为荆州北门,它起着阻止后赵沿汉水南下的作用,又是东晋经略北方的一个重要阵地朝廷拜陶侃为大将军,赐予赞拜不名、剑履上殿的殊荣,被陶侃上表坚决辞让陶侃对掌握朝政的王导纵容部下犯法的行为多有不满,曾有过推翻的念头,但在庾亮以及郗鉴的劝说下没有起事。

晚年的陶侃深感物极必反的道理,不再参与朝政,并想告老还乡,但被佐吏们劝留咸和九年(334年),陶侃去世,年七十六获赠大司马,谥号“桓”陶侃起身贫寒,在母亲的影响下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道德之人,在政局混乱的时局下,他明智的投入了琅琊王司马睿帐下,为西晋晚年以及东晋开国之初的江南安定和后来的东晋朝廷的稳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他身为封疆大吏,位极人臣,但能与朝廷和睦相处,勤于吏职,不饮酒、赌博,为官节俭,治下安乐,为世人所称道陶侃率兵征讨擅杀刺史的郭默及其子兵不血刃,郭默的对手后赵国石勒因而对陶侃非常敬佩,在苏峻的部将冯铁在叛乱失败后逃往后赵后,石勒得知其是杀害陶侃儿子的凶手后,即杀了冯铁,陶侃名声在外,甚至显于辽东慕容鲜卑。

陶侃不恋权,其致仕后,将其权利原封不动移交朝廷,据传,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是曾孙在唐宋时期,陶侃进入武庙祭祀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