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固简介(班固简介三百字)学到了吗

  • 2023-11-09
  • John Dowson

班固,字孟坚,生于光武帝八年(公元32年),东汉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市东),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自幼聪敏,九岁时就能写文章、同诗和赋。长大后博览群书,对诸子百家的著作深入钻研。著有《白虎通德论》六卷,《汉书》一百二十卷,《集》十七卷。

班固简介(班固简介三百字)学到了吗

 

班固祖画像采用矿物颜料精心绘制,此画四尺整张,现收录于广西南宁班氏宗祠内       班固,字孟坚,生于光武帝八年(公元32年),东汉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市东),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自幼聪敏,九岁时就能写文章、同诗和赋。

长大后,博览群书,对诸子百家的著作,都进行钻研学习没有固定老师,不为章句而学,只要抓住学问的主要观点和意义而已性格宽和蓉众,不以自己才能压制别人,时儒生学者十分敬慕他著有《白虎通德论》六卷,《汉书》一百二十卷,《集》十七卷。

        其父班彪,字叔皮,生平好述作,专心於史籍由于《史记》只写到汉武帝的太初年间,当时有不少人做过司马迁史记的续篇,据《史通·正义》记载,写过《史记》续篇的人就有刘向、刘歆、冯商、扬雄等十多人,书名仍称《史记》。

其父班彪都觉得不满意,遂“采其旧事,旁贯异闻”为《史记》“作《后传》六十五篇”父班彪逝于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父班彪逝世后,班固等全家人回到了家乡,有志完成夫业,就着手这部《汉书》的大著作,那时他才二十三岁。

后来有人上书明帝诬告班固私改国史,而被下诏逮捕入狱,并把他家的书全部抄缴,固弟班超怕他遭遇危险,赶到洛阳去替他上书辩白,同时当地官史也把班固的书稿送到京师明帝看过了,觉得班固才华卓異,就召见班固到京师,封为兰台令史(事在永平五年,公元六二年)。

兰台是汉朝皇家藏书的地方,有六名官员叫令史,班固就是这六员之一班固与前任睢阳令的陈宗、长陵令尹敏、司徒从事孟异共同完成了《世祖本纪》随后又提升为郎官,典校秘书他还写了功臣、平林、新市、公孙述等列传、载记公二十八篇,上奏明帝。

明帝就让他去重新完成他那部没有完成的书继续做下去

        班固认为汉代继承的是帝尧的气运,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了皇帝的基业,帝位传到第六位皇帝汉武时,史臣司马谈和司马迁就追述皇帝功德,私作本纪,将大汉朝的历史编在百王之末,置于秦朝和项羽之侧太初年后之事,又付之阙,不予载录,因此,他研究以往史书,搜集所闻,写成了《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东汉班彪、班固、班昭、马续等合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

《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汉书》从汉高祖写起,到汉平帝之世及王莽被诛结束,共十二世,二百三十年,全书条理行事,依靠并贯彻《五经》,上下博通,写了如《春秋》经一样形式的帝纪、表、志、传一共一百篇。

班固自永平年间受诏,潜精积思二十年,到建初年才完成时人很重视他写的书,学者儒生没有不诵读的

        班固为郎官以后,渐渐得到帝上的亲近当时京师建造官室疏通城壕,而关中父老还是盼望朝廷西顾班固有感于前代司马相如、吾丘寿王、东方朔之流创作文章,归结到奉劝,于是给皇帝献上了《两都赋》他在文章中盛赞洛阳宫室制度的完美,以此来驳斥西宾主张淫侈的理论。

(《两都赋》文从略)        由于遇上爱好文章的汉章帝,班固更加得到宠信,多次到皇宫中给皇帝读书,有时连续几天几夜、每次皇上外出巡视,他就献上赋、颂朝廷有重大事件议论,皇上让他诘告公卿,并在皇上面前展开辩论。

班固以为有几代人学问才识积累,而官位超不过郎官,对东方朔、杨雄对自己议论很有感触,悔恨自己没有遇上苏秦、张仪、范睢、蔡泽所处时代,于是作了《宾戏》以自荐后汉廷又升班固做玄武门司马官,皇上与诸儒生讲述《五经》,班固作了《白虎通德伦》。

皇上还令他把当时讨论情况撰写成文

        元和元年(公元84年),呗匈奴单于派使臣前去进贡,请求和亲,皇帝、诏问群臣,有人认为:“匈奴乃善欺而狡猾,是无归顺汉朝心愿,只畏汉威,其被南匈奴追逼,故望汉能回访安定他们众叛亲离局面现在如果我们派遣使臣前去,恐怕会失去南匈奴亲附我们的友好,而助成北匈奴奸诈之计,更不能喝北匈奴和亲。

”班固曰:“吾以为,自汉兴以来,旷世历年,军事上都与夷狄纠缠,尤以匈奴事最多安抚、防御之法,手段不一,或用政治与其讲和,或用武力征讨之,或迁就,或要他们臣服,屈伸不定,因时而异故光武始,充整典制,多次派出使者,前后相继。

永平八年,又重议与其通好,主通好和反对意见争论不休明帝圣明,高瞻远瞩,于是再派使者与匈奴通好可知圣明所在,先乌桓、康居、月氏自远而来归服,说明在无武力的情况实是国家与神相交的应验也臣以为应照前朝所为,再派使者去匈奴,既可说明汉是以忠、信为主,不与匈奴通好未见得有益,而与匈奴通好又有什么害处?这是对待他们而制订的策略啊。

”        后班固作了《典引篇》,叙述汉朝的德属继承他认为司马相如的《封禅赋》,文字虽绮丽但体载没有什么依据;杨雄的《美新赋》,文体虽有根据但事实虚伪,这是班固达到的最高境界(《典引篇》)文摘从略)。

        和帝永元年初(公元89年),大将军窦宪奉旨出征匈奴,以班固为中护军,并参予议事班固与窦宪本有世交之谊,入窦宪幕府后,主持笔墨之事,关系更为亲密窦宪登上燕然山(今蒙古境内的杭爱山),命班固撰写了著名的燕然山铭文,刻石记功而还。

窦宪原是外戚,此番出征匈奴立了功,封了侯,威势更可炙手班固平时对手下管教不严,手下也不免有些仗势欺人的事有一次洛阳令种兢在路遭班固家奴借酒醉的侮辱,不久之后,窦宪失势自杀,賓客都遭拿问,种兢就趁此逮捕了班固,永平四年(公元92年),班固卒于狱中,终年六十一岁。

        班固逝时,《汉书》还有八表和天文志尚未作成,汉和帝命其妹班昭参考东觀藏书替兄班固续写遗作,又命他的同郡人马续帮助班昭作成天文志所以《汉书》正如趙翼所指的是经四人(即彪、固、昭、续)手,閲三四十年始成完书。

  《汉书》简介          《汉书》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汉书》的记载,以西汉一朝为主,上起汉高祖元年,下终王莽地皇四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体例上全承袭《史记》,只是改“书”为“志”,把“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凡一百篇,共八十余万言。

        到了唐代,颜师古认为《汉书》卷帙繁重,便将篇幅较长者分为上、下卷或上、中、下卷,成为现行本《汉书》一百二十卷      《汉书》的史料十分丰富翔实,书中所记载的时代与《史记》有交叉,汉武帝中期以前的西汉历史,两书都有记述。

《汉书》的这一部分,多用《史记》旧文,但由于作者思想的差异和材料取舍标准不尽相同,移用时也有增删改动        汉武帝以后的史事,除吸收了班彪遗书和当时十几家读《史记》书的资料外,还采用了大量的诏令、奏议、诗赋、类似起居注的《汉著记》、天文历法书,以及班氏父子的“耳闻”。

不少原始史料,班固都是全文录入书中,因此比《史记》更显得有史料价值纪      《汉书》中的“纪”共十二篇,是从汉高祖至汉平帝的编年大事记        虽写法与《史记》略同,但不称“本纪”,如《高帝纪》、《武帝纪》及《平帝纪》等。

由于《汉书》始记汉高祖立国元年,故将本在《史记·本纪》的人物,如项羽等,改置入“传”中;又由于东汉不承认王莽建立的政权——新朝,故将王莽置于“传”中,贬于传末表     《汉书》中的“表”共八篇,多依《史记》旧表,而新增汉武帝以后的沿革。

       前六篇的记载包括:记载汉初同姓诸侯王的《诸侯王表》,记载异姓诸侯王的《异姓诸侯王表》,记载汉高祖至汉成帝的《功臣年表》等,借由记录统治阶级来达到尊汉的目的         后二篇为《汉书》所增,包括:《百官公卿表》,《古今人物表》,其中的《古令人物表》,班固把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以儒家思想为标准,分为四类九等,表列出来;《百官公卿表》则详细介绍了秦汉时期的官制。

志       《汉书》中的“志”共分十篇,是专记典章制度的兴废沿革         由于《汉书》已用“书”为大题,为免混淆,故改《史记》中的“书”为“志”       《汉书》十“志”,是在《史记》八“书”的基础上加以发展而成的:将《史记》的“礼书”、“乐书”改为“礼乐志”,将“律书”、“历书”改为“律历志”;将“天官书”改为“天文志”,将“封禅书”改为“郊祀志”,将“河渠书”改为“沟洫志”,将“平准书”改为“食货志”。

        同时又新增“刑法志”、“五行志”、“艺文志”、“地理志”,各志内容多贯通古今,而不专叙西汉一朝的历史        其中,如《地理志》详述战国时期、秦朝、西汉时期的领土疆域、建置沿革、封建世系、形势风俗、名门望族和帝王的奢靡等。

     《五行志》集有关五行灾异之说而编成但从另一角度看,却保存了大料的自然史资料     《天文志〉则保存上古至汉哀帝元寿年间大量有关星运、日食、月食等天文资料     《刑法志》则概述上古至西汉时期的刑法,并且点出汉文帝、汉景帝用刑之重,更指出汉武帝进用酷吏而导致的恶果。

      《食货志》则详述上古至汉代的经济发展情况      《沟洫志》则记述上古至汉朝的水利工程,并说明治理水文的策略传      《汉书》中的“列传”共七十篇,仍依《史记》之法,以公卿将相为列传,同时以时代顺序为主,先专传,次类传,再次为边疆各族传和外国传,最后以乱臣贼子《王莽传》居末,体统分明。

        至于传的篇名,除《诸侯王传》外,一律均以姓或姓名为标题       《汉书》列传中有关文学之士的部分,多记载其人有关学术、政治的内容,如《贾谊传》记有“治安策”;《公孙弘传》记有“贤良策”等,这些都是《史记》没有收录的。

        而列传中的类传有《儒林传》、《循吏传》、《游侠传》、《酷吏传》等,此外又新增《外戚传》、《元后传》、《宗室传》,这些也是《史记》所没有的        四夷方面,有《匈奴传》、《西南夷两粤朝鲜传》、《西域传》等三传。

         此外,又仿“太史公自序”之意,“列传”最后一篇作《叙传》,述其写作动机、编纂、凡例等“列传”以记载西汉一朝为主“列传”各篇后均附以“赞”,即仿《史记》篇末“太史公曰”的体例,说明作者对人或事的批评或见解。

-END-欢迎投稿,邮箱:935393926@qq.com后续:更多精彩文章,敬请继续留意我们!如发现文章有误或遗漏,请直接在公众号平台上给我们反馈或在最右下方留言!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班蒂微生活还在持续开发中……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班蒂微生活”微信公众号(长按二维码可关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